跌回3200,A股接下来怎么走

跌回3200,A股接下来怎么走

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
文 | 薛洪言

6月以来,政策刺激预期开始主导A股市场,上证指数一度脱离了3200点的底部,走出了触底回升走势;两市成交量也再次站上站稳1万亿。不过,受节前避险心理、人民币贬值、外围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,节前A股连续三天下跌,上证指数再次跌回3200点以下。

政策已陆续出台,市场依然不稳。

6月2日,国常会明确“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”,要求“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,提振发展信心,激发市场活力,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”;16日,国常会强调“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、抓紧实施, 同时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,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”,政策预期愈发强烈。

就已经出台的政策看,存款降息(6月8日)、OMO/MLF降息(6月13日、15日)、LPR降息(6月20日)的降息三件套几乎贯穿整个6月,备受市场关注。关于地产棚改、特别国债的小作文也神出鬼没,没有被证实,也不能被证伪,成为市场情绪过山车的重要驱动因素。其他如新能源汽车下乡、地产因城施策、城市消费券等,属于常规手段,对情绪刺激效果有限。

此外,6月以来外围因素整体偏温和,助力风险偏好抬升。美联储6月暂缓加息,符合市场预期,虽然点阵图预示年内还有2次加息,但一切还要数据说话,对市场情绪影响有限。同时,近期马斯克、比尔盖茨等美国科技界大佬以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,向市场释放了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的信号,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情绪。

外围掣肘消除,内部政策刺激主导,6月的A股蠢蠢欲动,上证指数脱离3200点的盘整位置;两市日成交量也再次站上站稳1万亿。但相比2022年4月和11月的触底反转行情,一些投资者期待的快速上攻并未出现,本轮行情走得并不顺畅,两步一回头,非常纠结。

行情纠结,归根结底是对政策力度和效果仍充满疑虑。如很多分析师认为,新一轮刺激政策的整体基调仍是“托而不举”,托底经济增速不滑坡,但不会大力度刺激经济上行。政策更希望以时间换空间,等待内生动力修复,继续走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
谈到内生动力,目前市场主要期待两点:

一是服务消费持续景气,有望向商品消费扩散。4月以来,消费复苏动力整体转弱,但服务性消费依旧保持韧性。当前,暑期出游高峰临近,市场期待航空、旅游、酒店以及啤酒、餐饮等行业基本面继续有良好表现。这些行业,疫情期间普遍受损严重,疫后快速复苏,从业者资产负债表持续修复,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有望逐步释放,带动服务行业景气度向商品行业扩散。下半年,消费整体复苏动力有望再次回升。

二是库存周期触底回升。自2021年12月以来,我国工业企业进入去库存周期。历史上看,主动去库存平均持续15个月左右,本轮库存周期受疫情影响有所延长,当前主动去库已持续18个月。主动去库阶段,企业降价去库存,盈利承压(2022年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滑4%,2023年1-4月,同比下滑20.6%),缺乏扩大再生产的动力,表现为投资和融资需求疲弱。但市场普遍预期,随着PPI逐步企稳,工业企业主动去库周期也有望于2023Q3结束,届时,企业盈利预期趋稳,投融资需求有望明显改善,助力经济复苏向上。

有希望,就有底气。

既然再等三个月,经济可能自发企稳,那么当下进行大规模刺激的必要性也就不高了。在这个意义上,市场对本轮政策刺激的力度和决心依然存在分歧,导致市场估值虽有修复,但信心脆弱、走势波折。

不过,对投资者而言,解释过去的行情是一回事,预测未来的行情是另一回事。过去的事情均已尘埃落定,总会有迹可循;但未来有无数可能,对应着充满不确定性的概率集合。所以,解释过去,可以头头是道;预测未来,常常频繁打脸。

做好被打脸的准备,也不妨做一下短期预测。从概率的角度看,A股接下来的行情值得期待。一方面,后续政策仍然值得期待,既便仅是“托而不举”,以时间换空间,基本面企稳向好能提振市场预期;另一方面,市场情绪常常在悲观与乐观之间周而复始,当下市场已计入过多悲观预期,否极泰来,未来一段时间,乐观预期有望卷土重来。

站在一个较长的周期里,投资者的最佳策略一直是低位吸筹、持有不动。下一步的变化不可预测,当下估值的高与低却是明牌。低位买入,耐心持有,对中间的波折反复尽量做到无动于衷,就能跑赢大多数人。

截至2023年6月21日,万得全A、沪深300指数自2019年以来市净率分位值分别为17.57%、8.58%,市盈率分位值为41.33%、15.96%,仍处于较低位置。无论着眼于短期还是中长期,当然都是很好的布局窗口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发布于:贵州黔南独山县